分层输送带的使用以及保养方法
发布时间:2020-08-19 15:01浏览次数:504
1、 用户所需输送带的结构、规格、层数应根据使用条件(输送物料的材质及输送环境等)合理应用。
输送带骨架层数 3-4 5-8 9-12
安全系数 10 11 12
输送带的强度以安全系数应符合以下规定:
2、不同类型、规格、层数的输送带不能接在一起,输送带接头最好采用胶接法。
3、输送带运行速度一般不宜大于2.5m/s,块度大、磨损性大的物料和使用固定犁型卸料装置者应采用低速。
4、输送机的传动滚筒直径输送带布层的关系,传动滚筒、改向滚筒的配套以及对托辊的要求,应符合TD62型输送机的设计规定。
5、给料方向应与输送带的运行方向一致,为减少物料下落对输送带的冲击采用溜间槽减少物料下落距离;输送带受料段应缩短托辊间距采用缓冲托辊,为防止漏料,带侧应采用柔软适度的档料板,以免档料过硬,刮破输送带的带面
为你介绍几种输送带用普通胶料的特点。一般输送带各种部件所用的胶料包括覆盖胶、缓冲胶、布层擦胶、布层贴胶四种。
第一种:覆盖胶
输送带使用时受物料的冲击、磨损和微生物侵蚀,以及各种老化作用。因此,要求覆盖胶具有较好的拉伸强度(≥18Mpa)和耐磨性(磨耗量0.8cm3/1.61Km),耐老化、耐生物侵蚀。此外还要求具有良好的粘性等工艺性能,配方设计要点如下:保定华月胶带有限公司生胶以天然橡胶为主或并用适量的丁苯橡胶,含胶率控制在50%~55%。硫化体系采用硫磺、促进剂传统配合体系。在天然橡胶配方中,硫磺用量为2.5质量份左右;在丁苯橡胶配方中,硫磺用量为1.5~2.0质量份。促进剂一般采用M、DM并用,促进剂CZ、NOBS等后效性促进剂适合于含丁苯橡胶的胶料中。补强剂可选用高耐磨炭黑、中超耐磨炭黑等,用量为40~50质量份。软化剂常选用的品种有机油、重油、松焦油、古马隆树脂和石油树脂。
第二种:缓冲胶
输送带缓冲胶在覆盖胶和带芯层之间,能增加两者的粘合力,并可吸收和分散输送物料的冲击力,起缓冲作用。要求胶料具有良好的粘着性(胶与布的附着力≥3.15N/mm),弹性大、生热小、散热好、工艺性能好。
生胶一般采用天然橡胶和顺丁橡胶并用,含胶率为50%~55%。硫化体系宜使用低硫配合,以提高胶层和布层之间的粘着力。促进剂采用M、DM、TMTD并用体系。炭黑常用高耐磨和半补强炭黑并用,用量不宜过多,通常在10质量份左右。软化剂选用增粘性较好的品种,如松焦油、固体古马隆等。
第三种:擦胶
输送带擦胶的主要作用是将带芯帆布层粘合成一个整体。要求对带芯材料有良好的粘合性能(布与布之间的附着强度不低于4.5N/mm),耐疲劳(布层屈挠次数≥2.5万次/全剥),并且要有足够的可塑性(可塑度0.5~0.6)和抗焦烧等工艺性能。
第四种:生胶以天然橡胶为主,并用20~30质量份丁苯橡胶,含胶率50%左右。硫化体系同一般的硫磺、促进剂体系。促进剂一般采用M和DM并用,或加入少量的TMTD,以加快硫化速度,但要注意防止胶料焦烧。炭黑应选用半补强炭黑或其他软质炭黑,用量10质量份左右。掺用丁苯橡胶的擦胶应适当增加古马隆树脂和石油树脂的用量,否则会降低布层的附着力。
输送带骨架层数 3-4 5-8 9-12
安全系数 10 11 12
输送带的强度以安全系数应符合以下规定:
2、不同类型、规格、层数的输送带不能接在一起,输送带接头最好采用胶接法。
3、输送带运行速度一般不宜大于2.5m/s,块度大、磨损性大的物料和使用固定犁型卸料装置者应采用低速。
4、输送机的传动滚筒直径输送带布层的关系,传动滚筒、改向滚筒的配套以及对托辊的要求,应符合TD62型输送机的设计规定。
5、给料方向应与输送带的运行方向一致,为减少物料下落对输送带的冲击采用溜间槽减少物料下落距离;输送带受料段应缩短托辊间距采用缓冲托辊,为防止漏料,带侧应采用柔软适度的档料板,以免档料过硬,刮破输送带的带面
为你介绍几种输送带用普通胶料的特点。一般输送带各种部件所用的胶料包括覆盖胶、缓冲胶、布层擦胶、布层贴胶四种。
第一种:覆盖胶
输送带使用时受物料的冲击、磨损和微生物侵蚀,以及各种老化作用。因此,要求覆盖胶具有较好的拉伸强度(≥18Mpa)和耐磨性(磨耗量0.8cm3/1.61Km),耐老化、耐生物侵蚀。此外还要求具有良好的粘性等工艺性能,配方设计要点如下:保定华月胶带有限公司生胶以天然橡胶为主或并用适量的丁苯橡胶,含胶率控制在50%~55%。硫化体系采用硫磺、促进剂传统配合体系。在天然橡胶配方中,硫磺用量为2.5质量份左右;在丁苯橡胶配方中,硫磺用量为1.5~2.0质量份。促进剂一般采用M、DM并用,促进剂CZ、NOBS等后效性促进剂适合于含丁苯橡胶的胶料中。补强剂可选用高耐磨炭黑、中超耐磨炭黑等,用量为40~50质量份。软化剂常选用的品种有机油、重油、松焦油、古马隆树脂和石油树脂。
第二种:缓冲胶
输送带缓冲胶在覆盖胶和带芯层之间,能增加两者的粘合力,并可吸收和分散输送物料的冲击力,起缓冲作用。要求胶料具有良好的粘着性(胶与布的附着力≥3.15N/mm),弹性大、生热小、散热好、工艺性能好。
生胶一般采用天然橡胶和顺丁橡胶并用,含胶率为50%~55%。硫化体系宜使用低硫配合,以提高胶层和布层之间的粘着力。促进剂采用M、DM、TMTD并用体系。炭黑常用高耐磨和半补强炭黑并用,用量不宜过多,通常在10质量份左右。软化剂选用增粘性较好的品种,如松焦油、固体古马隆等。
第三种:擦胶
输送带擦胶的主要作用是将带芯帆布层粘合成一个整体。要求对带芯材料有良好的粘合性能(布与布之间的附着强度不低于4.5N/mm),耐疲劳(布层屈挠次数≥2.5万次/全剥),并且要有足够的可塑性(可塑度0.5~0.6)和抗焦烧等工艺性能。
第四种:生胶以天然橡胶为主,并用20~30质量份丁苯橡胶,含胶率50%左右。硫化体系同一般的硫磺、促进剂体系。促进剂一般采用M和DM并用,或加入少量的TMTD,以加快硫化速度,但要注意防止胶料焦烧。炭黑应选用半补强炭黑或其他软质炭黑,用量10质量份左右。掺用丁苯橡胶的擦胶应适当增加古马隆树脂和石油树脂的用量,否则会降低布层的附着力。
上一篇:输送带的几种接头方法
下一篇:钢丝绳芯输送带执行标准及主要指标